近日,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公告,根據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》有關規定,對全國224個產品予以地理標志產品認定,并實施保護,廣東省60個產品入選。其中,河源市的東源板栗上榜。此前,河源市已有河源米粉、連平鷹嘴蜜桃、紫金春甜桔、龍川山茶油4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。東源板栗成為河源市第五個獲此殊榮的特色產品。
據了解,東源板栗種植歷史悠久,得益于東源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產區以低山、丘陵以及盆地為主,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,土壤微酸性,有機質含量高,為板栗生長提供了絕佳環境。東源板栗果實皮呈紅褐色或黑褐色,油亮且澀皮薄易剝離,果仁飽滿、淺黃色,味香甜、肉質糯性,生食、炒食皆宜,深受消費者喜愛。
“東源板栗”早在2019年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,2020年成功創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。東源板栗地理標志登記產品地域保護范圍覆蓋東源縣下轄21個鄉鎮,258個行政村、26個社區居委會。截至2024年底,東源縣板栗種植總面積約22.52萬畝,鮮栗總產量約1.98萬噸,產值達3.52億元。
東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此次東源板栗成功獲得地理標志保護,這不僅是板栗的“身份證”,更是東源農業發展的“加速器”。它將顯著提升板栗的身價,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,并助其沖出河源,打開更廣闊的市場。更重要的是,這股“東風”將推動東源特色農業走向標準化、規模化、品牌化的快車道,實實在在地為鄉村振興和“百千萬工程”注入新動能。